皇帝作为天下最高统治者,凡是他提出的任何要求,臣子们都必须千方百计去完成,不能有丝毫怠慢。然而,皇帝有时会出些奇怪的难题,提出一些不合常理、根本无法实现的请求,意在刁难大臣。遇到这种情况,考验的就是大臣们的应变智慧和临场反应能力。
举个例子,秦王曾经就提出过一个极其无理的要求:他要吃到公鸡下的蛋,并且限定三天时间给大臣去寻找。否则,轻则斩首,重则满门抄斩,后果极其严重。这显然是明摆着找茬,故意给某个臣子设难。可谁料,这个难题却被大臣家中年仅七岁的孙子机智地化解了。
这孩子年纪虽小,却头脑灵活,临危不乱,展现出超乎常人的聪慧和胆识,注定将来必定有所作为。那么,这个小孩最后真的让公鸡下蛋了吗?当然不是。他不仅没有去找所谓的“公鸡蛋”,反而在朝堂之上,当着众多官员的面,巧妙反击了秦王,令威严的秦国国君无言以对,还无法对他施以惩罚。
古代帝王多怀有长生不老的梦想,而致力于统一六国的秦王也不例外。某天,他突发奇想,设计了一个陷阱。他对大臣说,听说吃公鸡蛋能长生不老,平时待大臣宽厚,希望大家帮忙排忧解难,三天之内找到公鸡蛋,否则就是办事不力,要受到惩罚。
展开剩余77%大臣们心里明白,这不过是秦王变相的惩罚命令,便苦苦劝说他,世上根本没有会下蛋的公鸡。但秦王固执己见,不肯听从,只得忧心忡忡地回家思索对策。恰巧家中七岁的孙子看到爷爷愁眉不展,便上前问明原因。得知是秦王要“公鸡蛋”后,孩子笑着说这事简单,三天后他会代替爷爷去朝廷回复秦王。
大臣胆量也真不小,竟然相信了这个年幼的孙子。到了期限那天,出乎所有人意料,真正去见秦王的不是大臣本人,而是孙子。秦王在人群中搜寻不到大臣的踪影,只见一个稚气未脱的孩子,便嘲讽说:“大臣怕死,不敢来见朕?”
小孩镇定自若,恭敬行礼后说:“大王,爷爷不是不敢来,而是在家里‘生孩子’。”此言一出,朝堂上哄然大笑。秦王怀疑孩子胡说,便追问:“男人怎么能生孩子呢?”孩子正中下怀,淡定回应:“大王您也知道男人不能生孩子,那么公鸡又怎么可能下蛋呢?”
这番机智的反问让秦王无言以对,尽管心中不悦,却无可辩驳。朝中大臣都听到了这番对话,秦王也只能强忍怒火,不再追究大臣的责任。最终,这位大臣全家保全了性命,而那个聪慧的孙子从此受到了秦王的赏识和宠爱。
虽然这个故事出处模糊,难以考证其真实性,但它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令人怀疑战国时期是否真有这样一个聪明绝顶的神童存在。
关于天才少年的传说真假难辨,秦国当时确实有一位非凡的臣子,他就是甘罗。甘罗年仅十二岁便被派往赵国出使,用智慧和计谋为秦国攻下了十几座城池。
甘罗的祖父甘茂,是战国时期秦国的著名将领兼左丞相。甘茂原本凭借张仪和樗里疾的引荐,在秦惠文王麾下任职,事业发展顺利。但后来遭遇小人陷害,不得不离开秦国,投奔齐国,并在那里成为上卿。秦国失去甘茂一直耿耿于怀,曾试图在甘茂出使楚国时招揽他回归,但被楚国拒绝。
起初樗里疾对甘茂颇为欣赏,但随着甘茂在秦王心中的地位提升,樗里疾心生嫉妒,暗中排挤,最终迫使甘茂离开秦国。然而,甘茂的孙子甘罗却拜在丞相吕不韦门下,成为少庶子。甘罗聪明异常,年纪尚小便得到秦始皇嬴政的赏识,被派去出使赵国。
当时吕不韦根本不相信年仅十二岁的甘罗能在国事上有所作为,甘罗却是自荐前往赵国。甘罗见到赵悼襄王后,讲究感情和道理,告诉赵王燕国意欲攻赵扩张河间领地,如果赵国能先送秦国五座城池,秦国将回报支持赵国抵御燕国。当秦军攻下上谷三十座城池后,只需分给赵国十一座。赵王听后欣然照办。
甘罗得意洋洋地回到秦国,秦始皇将其祖父甘茂在秦国的所有房产田地悉数赐予甘罗,并封他为上卿。尽管秦国失去了甘茂,但却有了才华横溢、青出于蓝的甘罗。然而,甘罗后来的命运却无确切记载。
有人猜测他被秦始皇所杀,也有人说是被吕不韦陷害。毕竟,甘罗过于聪明,吕不韦怎能容忍一个年轻人分走自己在朝中的权力和地位呢?
发布于:天津市天宇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